top of page

產業新訊


專為實驗室與生產線打造!R&S 全新 UDS 數位萬用電錶
R&S 羅德史瓦茲,於 2025年推出新一代多功能電力量測設備:《UDS 系列數位萬用錶》,此系列包含 UDS500、UDS500-G 與 UDS600、UDS600-G 四種機型,結合高度精準解析、12 種量測能力與一次可顯示 3 種結果的方便性,搭載遠端控制功能;專為現代電子研發、品質檢驗與自動化測試系統所設計;能輕鬆解決研發應用和生產線上大量量測任務。
5天前


224G SerDes 與 PAM4:驅動 1.6T 網路頻寬革命的關鍵技術
SerDes 是一種用於將並列資料轉換為高速序列資料的電路模組,能有效減少 I/O 數量、簡化電路設計並降低功耗。在資料中心與交換器晶片中,SerDes 被廣泛應用於高速數據傳輸的關鍵環節,未來傳輸速度正邁向每通道 224Gbps,將倚賴 SerDes 技術搭配 PAM4(甚至 PAM6、PAM8),進一步提升資料密度與傳輸效率;這些高階 PAM 調變技術雖然能在有限頻寬下實現更高速度,但同時也對訊號完整性、錯誤修正能力與等化技術提出更高要求,因此 SerDes 架構本身也需同步進化,整合更強大的 DSP(數位訊號處理)、FEC(前向錯誤修正)與先進封裝技術,才能滿足 AI、大數據與雲端運算場域中持續成長的頻寬與低延遲需求。
7月17日


VIAVI 改版 ONE LabPro ONE-1600 測試解決方案,實現最大連接埠密度與深層糾錯
改版後的 ONE-1600 採用 Broadcom 最新的 SerDes 和 DSP 技術,為更高速、更新標準的實體層晶片提供滿足各種測試需求的完整系統,能夠測試 framed/unframed traffic,並支援乙太網路結構核心的高頻寬網路交換,實現大規模 AI 部署;為積體電路(IC)、收發器和交換系統製造商提供研發、系統驗證測試 (SVT)以及即時生產和製造測試。
7月17日


翔宇科技 x Viavi Solutions 研討會—《迎接 Ultra Ethernet 與 AI Scale-Out架構:Silicon Photonics、CPO、1.6TE 的關鍵測試對策》
本場講座將邀請來自美國的 Viavi Solutions 技術負責人:Geraint Jones 和 Paul Brooks 演講,聚焦於高速網路領域三大前沿技術:矽光子(SiPh)、共同封裝光學元件(CPO)、以及224G SerDes 與 1.6TE 的測試挑戰與對策,深入剖析這些技術在 AI 與資料中心 Scale-Out 架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。
7月17日


VIAVI 發表 Xgig 6P16 EDSFF 全新測試解決方案,支援 E1/E3/OCP3 高速儲存應用
Xgig PCIe 6.0 EDSFF Interposer main Pod,可搭配E1、E3 或 OCP3.0 等 Front end 製具,可在主機與上述類型的 Form factor 裝置端之間擷取高速PCIe 通訊訊號,提供協定分析儀進行資料解碼。Interposer 可完整支援 PCIe 6.0 規格,並向下相容 PCIe 5.0 以前的版本,亦支援 x8、x4 等不同通道寬度的測試需求,適用於多樣化的高速儲存與伺服器平台測試應用。
7月7日


【Case Study】利用 Aardvark 校正開發中的 企業級 NVMe SSD 測試平台
Total Phase 的 Aardvark 是一款支援 I2C 和 SPI 雙通訊協定的主機適配器(封包產生器),可在主模式(Master)與從模式(Slave)間切換。這項特性特別適用於需要模擬多種通訊環境的測試場景,並大幅提升測試效率與準確性。
7月4日


【活動回顧】翔宇科技「2025 研討會—《從合規到效能:消費性電子電源設計與測試實務剖析》」圓滿落幕,攜手 GRL、Rohde & Schwarz 深入剖析電源設計關鍵技術
本次研討會以電源技術為主題,讓現場來賓獲得一套從設計、除錯到國際合規驗證的完整解答。GRL 在 USB Type-C PD 領域,深入剖析新一代高功率/高相容性的設計規範,並以實機展示 C2‑EPR 測試方案,說明如何確保設備在 IEC 62368‑1、EU RED、USB‑IF 規範下,於過載/過壓/過電流/過渡瞬態等情境皆能穩定運作。R&S 則以 MXO5、MXO5C 示波器,展示高電流、低電壓、多相控制及跨電源干擾量測的關鍵技術,讓工程師掌握 SoC/RFSoC 設計及驗證過程中,關乎可靠性及訊號完整性的最佳解題方向。
6月26日


USB Type-C 裝置性能比較:USB 4、Thunderbolt 4 差在哪?
Type-C 的核心優勢在於高度兼容性,同樣的介面適用於不同種類、多代的協定規範,但該裝置的實際性能仍需取決於傳輸協定與充電規範。購買 Type-C 的裝置時,若追求高功率、裝置功能簡單、價格實惠(例如行動電源),USB 3.1、3.2 就足夠。
6月9日


Windows 11 新制整合 USB Type-C 三大功能,為電子消費市場定錨
未來 Windows 裝置若要取得出廠認證,所有 USB-C 埠都必須是「三合一」完整功能版本;此外,全球電子消費市場在 USB PD 3.1 推動下,PD 功率上限已從原本 100W 提升至 240W(EPR 模式),高功率傳輸對線材、連接器、晶片與電源模組的熱設計、防火規範與訊號相容性都提出全新挑戰。
6月4日
bottom of page